第10:心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来自浦东“幸福家庭心理热线”的故事~~~
来自浦东“幸福家庭心理热线”的故事~~~
2017年01月12日 星期四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自浦东“幸福家庭心理热线”的故事
家校合力让“1+1>2”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这两个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期,资深心理咨询师何志斌老师走进浦东“幸福家庭”公益课堂,她表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能良性配合、相互补充,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达到“1+1>2”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两个环境的差别,切莫混为一谈、相互替代。

  □本版撰文 周盈之

  鼓励和奖励也有技巧

  典型案例

  李老师是一位刚入职的新教师,秉持“鼓励式教育”的理念,她经常表扬自己班上的同学:“小A,你真棒!”“小C,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然而一个学期下来,李老师发现班里的学生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变得越来越懒散。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班级卫生状况也很糟糕,学习成绩更是有退无进。李老师很疑惑,为什么“鼓励式教育”在现实的教学中失效了呢?

  专家分析

  “鼓励式教育”提倡了很多年,不少老师和家长都开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会用表扬代替惩罚。然而,表扬就好比是“抗生素”,不可以随意用、滥用,当老师和家长动不动就将“你真棒”“你好聪明”等挂在嘴边,殊不知,这恰恰可能会害了孩子。

  专家指出,不恰当的夸赞有时会产生反效果。例如,在“宝宝真是个好孩子。”“你怎么那么聪明呢!”这两句夸赞中,“好”和“聪明”这类的词汇属于判断和评价式的夸赞,赞的是自己主观判断的结果,而非原因以及孩子的具体表现。如果长期采用这样的表扬方式,孩子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不良反应:

  第一种是对表扬上瘾。总希望寻求他人的认可,不能接受挫败;第二种是不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一旦被夸奖得多了,孩子会认为:既然大家都夸我聪明,那我不用太过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第三种情况是觉得无所适从甚至出现行为失当。比如,一个学琴的男童面对爸爸的夸奖,这样想:“刚刚练好了一首曲子,爸爸又夸奖我了,可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我好害怕他发现我其实拉得还不够好。万一下次拉得不好,他会不会不喜欢我了呢?”逐渐地,他开始产生无助的情绪和退缩的行为,不再愿意继续拉琴,以避免下次有可能的失败。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表扬方式呢?第一,多使用描述事实的句子,夸奖孩子的行为而非他们的人格。人格是相对固定的,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孩子会在长者的描述中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逐渐改善自己的行为。

  第二,夸赞孩子努力的过程而非结果。要鼓励孩子多进行自我比较,而非与他人比较,肯定其进步与自我超越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成就感。

  第三,多说细节和自己的感受,不浮于表面,让鼓励的话语变得有血有肉、有理有据。这样做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老师在很用心地关注他、欣赏他每一点微小的成长与进步。

  第四,真诚地表达鼓励和感谢,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欣赏和肯定。这样他就会更加懂得端正自己的行为,怀有感恩之心。

  第五,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孩子每一个独立完成的新挑战,学习到一个新技能,都值得获得鼓励。

  总而言之,鼓励的重点不在于技巧,而在于真诚的态度,诚恳的赞美比空洞的表扬更能走入孩子的内心。好的赞美必须真诚,要试着尊重和欣赏孩子,激励他们自我评价和内省,激发他们努力的动力与决心,最终让孩子能够获得充分的自信。

  贴心支招

  相较于父母而言,作为老师应如何鼓励和奖励孩子也有独特的技巧。

  在国内,不少幼儿园和小学习惯采用“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来进行奖励,这种模式相对单一。并且,以一定数量的积累换取物质奖品的奖励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内驱力的降低。

  那么,还有什么更为多样化的奖励方式吗?这里列举一些在西方学校用得比较多的奖励方式,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类奖励,让孩子体验权威感和荣誉感。包括坐老师的座位,跟老师共进午餐,在游戏中做主持人等。第二类奖励,让孩子享受因为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权力。如,减少作业量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上课可以随时喝水等。第三类奖励,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包括给图书管理员做助手、照顾一天班里的小动物、在低年级做服务等。第四类奖励,让孩子享受自主选择和更多自由的快乐。比如,休息时第一个挑选活动器材、挑选播放的午餐音乐等。

  当然,如果将这些奖励方式进行灵活的改变,父母也可以在家庭教育中加以使用。

  师生须保持适当的距离

  典型案例

  年轻漂亮的王老师很受学生欢迎,很多同学都喜欢亲近她,这给她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然而,王老师最近发现,个别学生对她的依赖有些过头,这学期转学过来的小明同学就是个典型例子。小明是一个依赖性非常强的孩子,学习能力也比较差,于是王老师抽出很多时间来帮他辅导功课。渐渐地,小明的成绩上去了,对王老师的依恋也越来越深。每节课下课后,小明都要找老师讲话;学校组织秋游,小明全程紧紧牵着王老师的手,小明的举动让王老师颇有些头疼。

  专家分析

  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的教育者,但依然有所差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与孩子“亲近程度”的差别。无论多么小、多么懵懂的孩子,他们都能感觉到老师相对父母距离自己的远近,而保持这种距离的差异,有利于两种教育的分别开展。

  因此,在学校中,老师应该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注意界限,哪怕是在一所寄宿制的学校。老师要让孩子了解到,师生关系是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在言谈和举止方面要有“度”。只有相互尊重,才能为彼此提供既不疏远又不冒犯的安全感,老师能正确地表达关心和爱护,学生也能对老师既敬爱又亲近。

  而用自己的言行指出分寸所在,是老师的责任。学生因为认知限制,很难主动意识到“距离”的问题,尤其是年幼的孩子,他们更喜欢用身体或言语的亲近来表达对老师的喜欢,也以此来判断老师对自己的喜爱程度。因此,老师应以身教、言教或其他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方法,拒绝孩子过度的主动亲近,进而展开彼此尊敬的教育过程。

  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常常会缠着老师,甚至主动爬到老师的大腿上,要求老师抱一抱,这些都是在幼儿园遗留下来的习惯。如果老师将其视为撒娇或者可爱的举动而不加以制止,长此以往会产生不良影响。

  当然,家长也有责任进行师生距离的教导。但需注意的是,家长的出发点应基于礼貌,而不是防范。父母要有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意识,以恰当的言语和孩子说明师生保持距离的重要性,侧重在于礼貌和礼仪,而不是防范老师。如果以警觉为教导目的,会吓坏孩子,进而对师生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贴心支招

  类似案例中的王老师这样受欢迎的老师,应如何处理过度亲近自己的孩子呢?

  以牵手为例,正确的做法是,老师轻轻地把孩子的手从自己的手中拿开,但是要注意态度和动作,不要用拨或者甩脱的动作,不要让孩子误会老师是嫌弃自己。同时,老师要尝试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别处,让他专心完成一项工作,比如说让学生去看看同桌在干什么,要不要加入他们一起玩。然后,老师可以摸摸孩子的头,叮咛他好好与同学们玩游戏。每次孩子牵着老师不放的时候,老师都应该如此明确的表示,一般一两次之后,孩子就会注意到师生的距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1
   第03版:要闻2
   第04版:园区
   第05版:焦点
   第06版:在园区
   第07版:自贸区
   第08版:浦东
   第09版:文化
   第10版:心理
   第11版:航运·物流
   第12版:天下
家校合力让“1+1>2”
广告
浦东时报心理10家校合力让“1+1>2” 2017-01-12 2 2017年01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