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心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来自浦东“幸福家庭心理热线”的故事~~~
来自浦东“幸福家庭心理热线”的故事~~~
2016年09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自浦东“幸福家庭心理热线”的故事
父母需要反省的两大问题
  “在学会当父母之前,请不要贸贸然地生孩子”。最近,这句话频繁出现在微博评论中。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养育子女这件事情,父母爱护子女,不再停留于一种天性,而是更多地被赋予了责任的意义。

  很多时候,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一切,但是孩子似乎并不领情,这真的只是孩子的问题吗?近日,澄澄老师走进浦东“幸福家庭”公益讲座,为广大父母上了生动一课——为人父母者也要学会自省:我真的是在陪孩子吗?我真的爱孩子吗? 

  □本版撰文 周盈之

  你真的是在陪孩子吗?

  典型案例 

  身为白领一族,王女士的工作十分忙碌,经常要加班到深夜,回家时女儿已经睡了。而早上,因为又要赶着上学上班,母女两人经常几天都说不上话。为了弥补亏欠,王女士特别找了个周六带女儿去她喜欢的游乐园玩。

  然而,尽管是周末,但还会不时有客户、高层打电话给王女士。为了不耽误工作,王女士只能哄女儿一个人去参加游乐项目,然后自己忙于接电话。结果才玩了半天,女儿没了兴趣、一直喊累,于是母女两人悻悻然回家。

  专家分析

  我们常常会说,父母要给予孩子一定的陪伴,那么以下的情况能算是真正的陪伴吗?爸爸带着孩子游公园,孩子跑来跑去欢欣不已,爸爸却不时掏出手机刷一刷微信朋友圈;孩子放学回家,和妈妈说起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着,心想着晚饭做什么;孩子一边画画一边讲述自己的构思,陪伴在侧的妈妈觉得心烦,呵斥制止孩子喋喋不休的讲话……

  不少家长觉得自己足够合格,因为已经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孩子身上。然而事实上,家长在陪伴孩子时经常会出现“人在心不在”的情况,而真正有效的陪伴要求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全心全意、倾情投入。

  有效的陪伴对于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而言非常重要。事实上,家长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与孩子一起分享和体验。比如,和孩子一起搭积木,一起创造一座“城堡”;和孩子看一部动画片,两个人一起笑得人仰马翻;和孩子聊聊幼儿园和学校里的事情,帮助解决其心理困惑……值得注意的是,在有效的陪伴中,家长要永远以孩子的兴趣为先,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切忌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想当然。

  此外,在孩子面对挫折和冲突的时候,父母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陪伴。父母需要告诉孩子:自己永远站在他们的一边,无论他们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父母永远爱他们,有父母在身边支持他们。与此同时,试着给予孩子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其渡过难关并获得经验。

  贴心支招

  案例中的王女士就是典型的“人在心不在”。父母们或许会以为自己在分心时能掩饰得很好,其实孩子心里都知道。事实上,孩子对父母态度的感受远比我们所认为的更为敏感与深刻。尽管王女士抽空带女儿去了游乐园,但依然忙着自己的工作,她的心不在焉女儿肯定能感受到,所以才玩了半天就表示累了。这不一定是女儿身体累,而是心里累,想尽快结束这没有妈妈陪伴的游乐活动。

  其实,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并不一定要特地请假陪游,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也可以进行有效陪伴。比如孩子在学习时,父母不必守在孩子身旁,但要在其需要帮助时给予引导,并在作业完成后进行鼓励和表扬。如果孩子没有耐心完成作业,父母需要对其进行引导,促使其继续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作业完成后,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学校的情况、同学的情况,在交流过程中,始终保持对孩子的信任和理解。

  当然,父母也不要一直紧盯孩子的学习,适当的时候和孩子一起进行家务劳动,可以帮助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节约用水到将物品归置整齐,在做事中使得亲子关系更为亲密和融洽。

  你真的爱孩子吗?

  典型案例

  李先生对儿子最近的表现很失望。儿子从小在拉小提琴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赋,李先生就送他去学琴,并准备让他走专业发展道路。为了孩子学琴,全家倾力付出,李先生换了一个相对清闲的工作,好陪伴儿子四处求学和比赛。但时间一长,李先生发现儿子的音乐才能逐渐耗尽,不但在专业比赛中越来越没有作为,就连在学习上也陷入了瓶颈。为此,李先生感到很难过很失望,觉得自己这些年的付出都白费了。

  专家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

  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了很久的钱,终于买了一辆向往已久的新车。他非常珍惜这辆新车,每天都要洗车打蜡,5岁的儿子看到后也常常帮爸爸一起洗车。

  有一天,父亲下班回家,累得完全不想动,尽管车子已经被雨水弄脏,但是他决定休息一天,改天再洗车。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累,就自告奋勇地要帮忙,父亲见他小小年纪就知道体谅自己,心里甚感欣慰,便放手让儿子去洗。

  儿子要动手洗车了,却找不到洗车用的毛巾。于是他走进厨房,看到母亲平时洗锅用的钢刷,他觉得钢刷肯定也能洗干净车,于是他拿起钢刷用力地洗起车来,一遍又一遍,像刷锅一样地刷车。

  渐渐地,儿子发现车被刮花了,他感到自己闯了大祸,一边哭一边跑去找父亲求助:“爸爸,对不起。爸爸,你来看!”。父亲疑惑地跟着儿子走到车旁,他也惊呆了,怒气冲冲地走进房间,气急败坏地跪在地上祷告:“上帝呀,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那是我新买的车,一个月不到,就变成这样,我该怎么处罚我的孩子?”

  他才祷告完,耳边忽然出现一个声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却是看内心!”突然间他彻悟了,走出房门,一把将哭泣的儿子紧紧地拥在怀里,亲切地说:“谢谢你帮爸爸洗车,爸爸对你的爱,远远胜过对那部车子。”

  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可是如果真的发生在现实中,孩子受到教训的可能性更大。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宣称自己多么爱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到底爱的是孩子本身,还是爱孩子的优秀。事实上,很多父母爱的是孩子努力的结果、优异的表现,一旦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他们就会失望、会冷落、会惩罚孩子。

  这样的爱不是真正的爱,与其说他们爱的是孩子,不如说他们爱的是自己,他们将自己的理想、愿望、目标、追求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完成他们无法完成的理想。这样的父母往往忽视孩子的想法,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以追求优秀的标准衡量孩子的表现,却无视孩子的内心。其实这都是打着爱的旗号在伤害孩子,这不是真正的爱。

  贴心支招

  案例中的李先生,爱的是儿子的优秀,而不是儿子这个人本身。他把自己的理想全部投注在儿子的身上,却从来没有听过孩子的想法,这必然导致教育中出现一些问题。

  这里需要提醒广大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自己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将两者作出明确区分,不要混为一谈。真正地爱孩子是从他的想法出发,爱他这个人本身,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他是天才还是普通人,爱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是这个个体为自己带来的荣耀与骄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化
   第04版:浦东1
   第05版:浦东2
   第06版:天下
   第07版:专题1
   第08版:广告
   第09版:展览
   第10版:民星
   第11版:心理
   第12版:专题2
父母需要反省的两大问题
广告
浦东时报心理11父母需要反省的两大问题 2016-09-08 2 2016年09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