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5年09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儒学和儒教
  □罗义俊

  本期“浦图荐书”向大家推荐国学大师牟宗三及其一些优秀著作。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省栖霞人,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牟宗三的思想受熊十力影响很大,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熊十力的哲学思想。有学者评价说,“牟宗三先生的著作与讲论,最足以代表这个时代的中国哲学,也能畅发儒家义理的旨趣和时代使命。”牟宗三先生在文化学术上的贡献,可以从五方面加以说明:使儒释道三教的智能系统,焕然复明于世;解答中国文化中的政道与事功的问题;畅通中国哲学史演进发展的关节;译注三大批判,融摄康德哲学;疏导中西哲学会通的道路。

  《中国哲学的特质》

  作者:牟宗三

  出版: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索书号:B2/2531-7

  本书从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命题入手,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层层阐发,并随机比观西方哲学的相应范畴,对应时代人生引发的基本问题,呈现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质,揭示哲学的意义与价值,并从宏观上揭示中国哲学的发展路向。

  终其一生,在当代新儒家中,牟宗三先生讲学热情特高,讲学不倦。五十年代去台不久,在台湾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于课外发起人文友会,另在自己寓所或教室,聚徒讲习;宋明书院讲学流风遗韵所及,其时学子今多各有建树焉。至耄耋之年,犹骥足未停。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港自旧式无电梯的四楼家居到旧式无电梯的四楼新亚研究所,每日“拾级”上下八层一次;驻台后,直到去世前几个月,还常从永和县赶到台北市区中国哲学研究中心视讲。其中,有散讲,也有系列的哲学讲座。《中国哲学的特质》是其中印行的第一本系列的哲学讲座集(人文友会期间的《人文讲习录》既是系列讲座,又是师弟子答问录,出版于牟先生去世之后的1996年2月)。

  1960年10月,牟先生离台中东海大学,任教港大,讲授中国哲学。1962年8月,与唐君毅等先生发起、并联络张君劢、徐复观等先生,成立东方人文学会,发扬自由讲学精神。《中国哲学的特质》乃1962年在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对社会公众的演讲辞,以儒学为讲述对象,分十二讲。最后一讲《作为宗教的儒教》,原为在台南神学院的讲辞,尝刊于王道创办的香港《人生》杂志1960年第5期,移此作第十二讲。讲辞乃由随牟先生攻读学位的、现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高级讲师王煜博士笔录,牟先生顺其笔致,加以修改而成现貌。次年即作为东方人文学会的丛书,由人生出版社印行。

  本书以儒家思想为讲述对象,而略及释道,但这不能误解为牟先生、新儒家讲中国哲学只讲儒家思想。至于为什么本书以儒家思想为讲述对象,牟先生在《小序》中有明确的交代:“中国哲学包含很广。大体说来,是以儒释道为中心。但我这里是以中国土生的主流——儒家思想,为讲述的对象。其余皆无暇涉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学风是很有点令人惊诧莫名的,你讲老庄、讲刑名、讲墨、讲耶、讲各家,均可作价值肯定而无妨,惟独真要讲儒家就易招致非议,只讲儒家思想云云即是其中的一个指责与暗示。牟先生这个郑重其事的交代,即可指证此类指责与暗示是没有根据的。

  当其时,牟先生正在撰巨著《心体与性体》。《心体与性体》体大思精,严整、缜密、详尽,《中国哲学的特质》疏略,自不能与之相比。牟先生自谓因其简述与顺记录而成,故不能期其严格与精密。倘有不详不谛或疏阔处,尤其关于《论语》、《孟子》与《中庸》、《易传》的关系倘有此病,则以《心体与形体》的第一部《综论》为准。但就书而论,本书虽“疏”却“朗”,“简”而有统,概念明确、理路清晰、擅于分析、各种分际处从不含混滑过,不失牟宗三哲学特色,却便于初学。所以它可说是中国哲学的入门读本。

  (本文选自《中国哲学的特质》序言第一章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园区
   第04版:焦点
   第05版:在园区
   第06版:新闻纵深
   第07版:浦东
   第08版:文化
   第09版:民政
   第10版:航运·物流
   第11版:阅读
   第12版:学生文萃
儒学和儒教
各方评价
儒家系统之性格
文集精选
浦东时报阅读11儒学和儒教 2015-09-17 2 2015年09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