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镇老街欢庆元宵佳节
元宵节活动现场,一位市民在猜灯谜。 □本报记者 章磊 摄
三林老街昨日现场包汤圆。 □王杨 摄

  高桥镇: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社区居民凝心聚力

  本报讯 (记者 章磊)“在这样的老建筑里猜灯谜、做灯笼,感觉完全不一样,传统味道十足。”昨天是元宵佳节,家住高桥镇西街居民区的傅云芳阿姨在叶辛书房举办的庆元宵系列活动中感受到了独特的节日氛围。

  在代表着欢乐祥和的元宵节,高桥镇结合“15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推出了“元宵佳节明月圆 和谐欢乐中国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将深受居民喜爱的活动送到老街、居村等文化阵地,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古色古香的叶辛书房内,200个红灯笼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下面悬挂的灯谜更是包罗万象,涉及天文、地理、历史、艺术等诸多方面,吸引着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游客开动脑筋。另一旁,传统手工“福虎彩灯”的制作吸引了不少市民。年仅5岁的张雅楠在妈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地制作着自己的彩灯。“做完了以后我要拿给我的朋友们看。”她说。

  此外主办方还特意准备了高桥特色的松饼,供市民游客品尝。而在潼港一村“家门口”服务站开展的另一场系列活动中,高桥松饼的非遗传承人更是亲自来到现场,教授松饼的制作技艺。在这个以非遗技艺为特色的活动现场,上海绒绣手艺人、传统剪纸达人等还现场传授技艺,让居民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魅力。

  而在陆凌村“家门口”服务中心的活动现场,本地美食成为了主角,除了寓意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汤圆,村里的阿姨们还兴致高涨地做起了地方特色的各类美食,草头饼、塌饼、茄子饼……民间美食的融合展示,也增进了邻里之情。而这份社区之爱,最后还传递到了附近老年人以及消防官兵的手中,让他们共同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高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形式多样的庆元宵活动,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激发了群众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加大了“家门口”文化服务站的文化辐射作用,增进了居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家门口”的文化服务建设添砖加瓦。

  三林老街:公益庆元宵 助力老街文化传承

  本报讯 (记者 须双双)猜灯谜、吃汤圆,打卡景点赢奖品……为庆祝元宵佳节,三林老街昨天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为社区群众和市民游客呈上一场丰富多彩的闹元宵活动。

  包括老街饭店、久久圆、民间传菜、本帮馆在内的沿街4家饭店,现场搭起炉灶,由饭店师傅示范如何包汤圆,和志愿者们一块儿现做现煮,再免费分发给大家品尝。三林本帮馆的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庆祝这个元宵佳节,我们准备了20斤到30斤的糯米粉,还有四五十斤的馅心,招待来往的客人。”

  “十五还没过就是年。大家一起猜灯谜、吃圆子,真开心。”现场的一名王阿姨开心地说到。

  而主会场灯谜区围绕中医药文化、元宵历史、自然科学等共出灯谜200条。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的医生和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为市民游客提供免费的医疗咨询、猜灯谜奖品等等。上海徐浦中医医院院长陈令霄说:“元宵节是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中医文化也要融入其中,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三林老街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罗勇表示,活动的主办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包括浦东绕龙灯陆大杰工作室、浦东新区摄影家协会、三林镇社区学校、上海徐浦中医医院以及老街商盟,都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参与其中。希望通过一场这样公益活动,既为老街带来人气,也为街坊们提供服务,同时丰富传统的文化,助力老街的文化传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临港新片区
   第04版:经济
   第05版:浦东
   第06版:摄影报道
   第07版:逐梦冬奥 一起向未来
   第08版:天下
区人大常委会举行2022年学习研讨会
古镇老街欢庆元宵佳节
地铁车库还能“自来电”
帮助老干部实现自我价值
新版《乘坐规则》上线 车辆场站加强宣传更新
浦东时报要闻02古镇老街欢庆元宵佳节 2022-02-16 2 2022年02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