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展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中英文化交流年首展绽放喜玛拉雅美术馆~~~
2015年02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英文化交流年首展绽放喜玛拉雅美术馆
克雷格-马丁50件新作定格2014
小提琴
网球
蓝绿色手提电脑
网球
行李箱
巴塞罗那椅
乒乓球拍
可乐罐
中号耳机
高跟鞋
11 iPhone
  2015年是中英两国历史上首个文化交流年。两国通过相互支持对方国家在本国开展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项目,推动中英文化机构和企业间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中英文化关系深入持久地发展。 

  2月2日,中英文化交流年在华的首个落地项目——“此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贰零壹伍中国巡展”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英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克雷格-马丁亲临开幕式现场,为观众带来他在2014年为中国创作的50件作品。 

  □见习记者  曹之光浦东报道

  三年筹备50件新作全为中国创作

  作为英国当代艺术领军人物之一,迈克尔·克雷格-马丁的创作关注当代生活,汇集普通用品。在“此时”展览中,大量描绘了如剪刀、手机、滑板、台灯、游戏机手柄等生活中常见、并容易被忽视的物品。这50件作品均完成于2014年,均以《无题》命名,作品材质均为铝板丙烯。艺术家用洗练的线条、简单的造型,和巧妙明快的色彩组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中英文化交流年中,将这位艺术大师个展作为首个项目请进浦东,充分体现了中英双方对艺术追求的相互认可。“克雷格-马丁的中国首展,是从2012年底就开始酝酿的。”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王纯杰表示,“克雷格-马丁对这次展览十分重视,不仅展出的全部都是新作,还亲自布展,甚至连灯光也是亲自调整的。” 

  王纯杰介绍,2012年他首次探访了克雷格-马丁位于英国伦敦的工作室。2013年,克雷格-马丁应邀来到喜玛拉雅美术馆考察、开展讲座,他对美术馆与上海观众都留下了良好印象。2014年,他集中全部精力和时间,为中国大陆首个个展创作全新的作品。 

  “回想第一次见到迈克尔,这位享誉国际艺坛、影响一代英国艺术家的精神导师,实际上是一位儒雅、平易近人的老人。”对当时的情形,王纯杰仍历历在目:“在迈克尔那间简洁明亮的工作室里,他一边娓娓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一边展示绘图技巧,比如怎样用能拐弯的弹性胶带勾勒线条造型,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艺术经验。”为了准备展览,王纯杰又先后三次探访克雷格-马丁的工作室,每次见到他的新作,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艺术家的认真、努力和勤奋,“站在他的作品前,似乎他比许多青年艺术家,更让人感到青春活力、朝气蓬勃。”

  独树一帜描绘当代生活画卷

  “第一次参观现代感十足的喜玛拉雅美术馆时,我就决定这个展览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克雷格-马丁表示,“因此,我想到了iPhone等新生事物。它们出现不过短短几年,却迅速占领了我们的生活。但在若干年后,就可能会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我希望‘此时’展览呈现的是一幅当代生活画卷。”他认为,五年后的人们如果想看2014年的生活场景,那么只要回顾这次展览就可以了。 

  “14岁那年,我上绘画课时,因为我总爱用线条描绘物体,而非教科书上规定的阴影,这让来自西班牙的绘画老师很抓狂。老师还说不能在一幅画里全用亮色,当然我也没听。”克雷格-马丁,这位被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为“描绘寻常事物的大师”的艺术家,用幽默的语调阐述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克雷格-马丁开始以日常生活物品为主体创作线条画。无论是耳机、鼠标、椅子、滚漆筒……他都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将它们转化为素描、绘画和钢雕塑作品。其后多年,他创造了日益庞大的图像语汇,奠定了其日后创作之基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克雷格-马丁的创作逐渐聚焦于绘画,在画布和铝板上,造型大胆的图案和斑斓明丽的色彩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火花。同时,他也更多地投入到复杂的墙壁绘画装置的创作中。 

  在“此时”展览中,克雷格-马丁的部分作品超过了2平方米,然而描绘的对象都是些小小的开瓶器、奶瓶甚至药丸。他放大了物品的轮廓,并配上荧光蓝、绿和粉红等夺目色彩,证明即便最简单细小的物品也能充满标志性。同时,他也秉承多年来坚持的原则,拒绝刻画细节。在创作时,他先用计算机勾勒物品的轮廓,再用胶纸或滚漆筒上色,背景则为各种色度的绿、蓝、粉、紫。克雷格-马丁的用色改变了物品平常的特性,充满了自我参照的意味。 

  “我的曾祖母是中国人,来自湖北武汉。”在开幕式上,克雷格-马丁透露,他拥有八分之一的中国血统,这令中英文化年的首个展览更具特殊意义。据悉,此次展览将在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至3月31日,并将在今年4月下旬移师艺术家曾祖母的故里——武汉的湖北美术馆。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

  1941年出生于都柏林。1945年,他随家人一同移居美国,后进入耶鲁大学艺术系,与理查德·塞拉、布莱斯·马尔顿、查克·克洛斯等人为同期校友。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回到欧洲,并成为第一代英国观念艺术家中的领军人物。 

  他曾于1973-1988及1994-2000年期间两度任教于伦敦金史密斯学院,对包括盖里·休姆、莎拉·卢卡斯、达明安·赫斯特在内的“青年英国艺术家”(YBA)代表人物产生深远影响。 

  2001年,克雷格-马丁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2006年,当选皇家艺术学院院士。目前,克雷格-马丁主要在伦敦生活并进行创作。

  “我力求绘图跟实物无异,并尽量令颜色极度‘人工化’。在我的作品中,线条是固定模式,我苛求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最真实的物品。然而在色彩方面,我没有任何制约。我可以将木头涂成红色,将金属涂成蓝色,甚至涂成粉红色。在我看来,每一种色彩都有一种语境,传递着某种信息,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这需要你的想象。”

  图①—12:无题系列ⓒ迈克尔·克雷格-马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文化
   第04版:新闻纵深
   第05版:浦东
   第06版:浦东
   第07版:天下
   第08版:阅读
   第09版:广告
   第10版:展览
   第11版:演出
   第12版:心理
克雷格-马丁50件新作定格2014
浦东时报展览10克雷格-马丁50件新作定格2014 2015-02-05 2 2015年0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