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创评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从花木到新场,关爱未成年人的主题未变~~~
从花木到新场,关爱未成年人的主题未变~~~
从花木到新场,关爱未成年人的主题未变~~~
从花木到新场,关爱未成年人的主题未变~~~
从花木到新场,关爱未成年人的主题未变~~~
从花木到新场,关爱未成年人的主题未变~~~
2011年08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刊例 | 媒体介绍 | 项目推介 | 联系我们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花木到新场,关爱未成年人的主题未变
公益亲子园 一路播撒爱
大家齐动手,把洪东街上的“花木公益亲子园”打扮得漂亮又温馨。□记者 朱泉春/摄
  本报讯  (记者  张琪  实习生  陈彦中)“这个暑假我终于有朋友了。”刚刚过去的星期天,马倩再次走进新场镇洪东街37号一套不足20平方米的两居室,耐心地摆弄剪纸,翻童话书。 

  马倩是新场镇中心小学4年级学生,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在新场镇的农场干活。“我和哥哥原来在民工子弟学校读书,去年才转到公办学校。”马倩最大的苦恼是不知道怎么跟当地孩子交朋友,“回到家只好看哥哥打游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成为了“公益家教”王耀武老师的“新弟子”。王老师带着马倩参加了一次“花木公益亲子园”的“爱·艺术”活动,马倩顿时爱上了洪东街上的这间小屋。 

  在这间小屋里,马倩认识了十几个跟自己一样的“外来娃”和很多“城里孩子”。花木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张雨茜更是大家“崇拜”的榜样,因为,“张雨茜做了4年志愿者,真了不起!”正是因为张雨茜的妈妈刘丽芳“执掌”的“花木公益亲子园”,立志把“爱·艺术”小屋建成“没有围墙的艺术学校”,这才给了马倩一个融入上海小朋友生活的机会。 

  “花木公益亲子园”是花木街道在2007年培育的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经过几年努力,如今已脱离“组织”成为自发的志愿者组织。“当年只是为了帮助独生子女找玩伴,现在却成为志愿精神的传承人。”刘丽芳感受特别深:“我甚至觉得是孩子们推着我们家长往前走。” 

  5年间,张丽茜由幼儿园小朋友成长为小学生,由被“亲子园”带着跑到成为“亲子园”的主角;家长们更是通过公益活动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认识了更美好的人:在与民工子弟学校学生互动的活动中,“公益家教”王耀武进入“亲子园”的圈子——退休后,王耀武一直在为新场镇的“外来娃”做义务家教,“弟子”数十名。在新场镇,刘丽芳又与新场民间技艺创作中心建立了联系,中心为“亲子园”提供了“爱·艺术”的免费场所。刘丽芳含笑说道:“花木的城里孩子带着玩具、童话书,新场的孩子带着手工艺品和好奇心,大家一起来小屋分享快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创评专刊
   第04版:创评专刊
   第05版:创评专刊
   第06版:特稿
   第07版:前沿
   第08版:国内
   第09版:经济·产经
   第10版:经济·民经
   第11版:社会·民生
   第12版:社会·社区
   第13版:社会·万象
   第14版:社会·实用
   第15版:艺文苑
   第16版:广告
公益亲子园 一路播撒爱
热腾腾的饭菜来了
高东小学建绿色通道
众人热情伸援手 残疾母女进了门
一路搀扶一路问 迷路老人终回家
普及绿化知识 助推文明创评
浦东时报创评专刊03公益亲子园 一路播撒爱 2011-08-23 2 2011年08月23日 星期二